一、总则
“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固体表面反应化学”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化学及相关学科,开展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了推动化学学科、特别是先进催化材料领域的发展,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效益,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特设立开放基金。开放基金将支持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鼓励应用基础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同时,鼓励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不断拓宽科技合作的渠道。
二、开放基金资助范围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固体表面反应化学”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结合实验室研究基础和特色方向凝练需要,2021年度开放基金拟优先资助以下几个方向:
催化氟化新方法与新材料:
用于合成新一代氟制冷剂(HFO-1234yf、HFO-1234ze等)、含氟单体和含氟烯烃等的高效催化剂研究,及其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催化作用机制研究;发展催化氟化反应的新方法、新概念和新试剂,研究惰性化学键的直接氟化反应、不饱和键的氟化多官能团化反应和不对称氟化反应,为含氟药物分子合成提供新手段。
环境光/电催化材料:
光/电催化材料的设计与精准合成;光/电催化材料在环境与能源上的应用;光/电材料表界面调控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光/电催化体系中电荷(载流子)的分离、传输与演化探索;光/电催化机理的理论与模拟;光/电催化中的原位表征技术与装置;光/电催化与热催化的协同与交叉。
环境污染物催化净化:
高性能挥发性有机物(VOCs)完全氧化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包括低碳烷烃完全氧化、含氯、含氮VOCs完全氧化催化剂的研发;高效低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降解低浓度VOCs(如甲醛、芳烃)高效催化剂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三、本年度开放基金申请办法
1. 申请课题应符合本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方向,由实验室评审择优录取。对具有重大意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研究课题,本实验室将优先予以资助。
2. 申请的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思想,研究的内容要清晰、重点突出,研究方案具有可行性,预期成果要明确。
3. 本年度开放基金面向校外人员申请,要求申请人职称为正高级,每项资助3-4万元,项目研究期限2年。
4. 实验室同时支持国内外科研人员自带课题与经费,利用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开展工作,其申请办法同上。
5. 承担过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申请人员原则上不再资助。
6. 申请人根据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自行选择课题研究内容并填写申请书。申请书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2021年11月24日前寄到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7幢-221。同时,申请人需提交与纸质版申请书内容一致的电子版申请书一份,发送至zhangf@zjnu.cn。申请书模板详见附件。
四、评审办法
申请书的评审将遵循“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先由重点实验室对全部申请课题提出初审意见,再提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由实验室正式通知申请者及其所在单位。参加评审的有关人员对申请书的意见及对申请者的研究技术方案将进行保密。本年度的评审过程预计在申请书递交后的2-3周内完成。
五、开放基金管理办法
1. 项目批准之后,项目责任人将负责所申请项目的实施工作。如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负责人发生出国/调离,无法按计划实施项目,学科将有权中止经费支持。
2. 研究课题如需延期或更改计划内容,须提前向学科提出书面申请,由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进展不良或不按有关规定执行的开放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中断或取消对该课题的资助。
3. 科研成果:由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利、产品等)归实验室与申请者所在单位共享,并共同署名。单位署名采用以下方式,中文: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金华,321004;英文: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Advanced Catalysis Material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4. 标注形式:资助课题发表论文时,标注形式采用如下方式:1)中文: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资助;英文:The Financial Support by Open Research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Advanced Catalysis Materials and Zhejiang Key Laboratory for Reactive Chemistry on Solid Surfac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5. 课题资助经费按相关科研政策进行管理,在学校财务部门报销,项目获批一年内先资助总经费的一半,剩余经费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开支范围详见附件申请表,不设设备费、测试费、协作费、激励费、咨询费和管理费等。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芳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7-221
邮编:321004
电话/传真:0579-82296298
E-mail:zhangf@zjnu.cn
开放基金申请书模板-2021.doc
浙江师范大学
“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反应化学”浙江省重点实验室